今年以来,AI动漫短剧(简称“AI漫剧”)的讨论一直格外热烈。
继真人短剧风靡之后,AI漫剧以低成本、高效率和独特视觉风格迅速崛起,成为资本、创作者与平台竞相追逐的新风口。
而在这场竞速赛中,中文在线集团无疑是跑得最快的选手之一。
仅2024年,中文在线就推出了近百部AI漫剧,总播放量突破 30 亿次,并成功打造出如《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》《我在诡秘世界玩嗨了》《重生天尊在都市》等数十部千万级爆款,稳居行业“龙头”。
然而,伴随热潮而来的,是业内对AI漫剧的诸多疑问:
“什么是AI漫剧?好上手吗?”
“成本、收益、投流如何?能赚钱吗?”
“门槛高不高,小公司能入局吗?”
……
带着这些疑问,我们特别邀请了中文在线AI动漫部总经理周立强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,围绕“内容打造、制作流程、AI技术、出海战略、未来趋势”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对话,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新兴领域的全面解答。
一、AI漫剧前景如何?能赚钱吗?
短剧大世界:当前AI漫剧相比一年前有哪些变化?这种热潮是昙花一现的红利吗?
周立强:相比一年前,漫剧市场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:
能明显感觉到漫剧的用户规模在扩大,特别是年轻用户群体增长非常迅猛;制作技术也在加速迭代,质量标准提高了很多;商业模式也逐步成熟,越来越多平台尝试付费点播、广告植入等更多元的变现方式;也有越来越多的玩家都在积极入局。
我们对漫剧业务是非常有信心的。这一定不是昙花一现的泡沫,而是内容产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,是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的。
当然,短期内行业也面临一些考验,比如同质化竞争和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。
但从长远看,我们相信随着头部企业深耕优质IP、持续技术创新并拓展海外市场,漫剧有望实现内容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跃升。
短剧大世界: 一部AI漫剧能够成功,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?如何排序?
周立强: 我认为最核心的要素就是选题、内容制作和发行,权重可以按 “343”模型 来理解:
选题(占比30%): 直接决定了作品是否契合当下用户的兴趣点和情绪需求,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步。
内容制作(占比40%): 这是根基,包含剧本质量、节奏把控、人设魅力、视觉呈现等核心环节。
发行(占比30%): 再好的内容也需要精准触达目标用户。专业的运营和发行策略是放大内容价值、实现商业回报的关键保障。
短剧大世界:那我们先来来聊聊选题,哪些题材容易在AI漫剧中出圈?它和真人短剧有什么不同?
周立强: 我觉得AI漫剧和真人短剧在核心内核上是一致的,都追求快节奏、畅快的爽感模式。但最大的不同在于题材和受众。
真人短剧目前更多服务于30岁以上的用户群体,而AI漫剧的用户画像明显更年轻化。
因此,对于一些幻想类的、创意足、脑洞大的作品,年轻用户会有更高的兴趣,契合二次元爱好者对虚拟设定的偏好。
但女频潜力巨大,我们计划6月推出言情、女强等女频作品,同时进行更小众或实验性题材的探索。
短剧大世界: 像《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》这类爆款,在选题上有什么可供行业参考的方法论吗?
周立强: 中文在线的核心是一家内容属性的公司,在内容领域深耕多年,我们几乎能涵盖所有风格的题材。关于选题方法论,可以分开来看。
在国内,我们目前主要还是选择优质IP进行改编。《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》就改编自中文在线的同名小说。IP本身经过了市场验证,有庞大的粉丝基础,拿这样的作品来改编,可以说是事半功倍。
在海外,我们则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。中文在线之前在真人短剧出海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和验证。
比如,我们通过真人剧的数据发现欧美用户非常喜欢吸血鬼题材,那我们做AI漫剧出海时,第一个想到的选题就是这个方向,这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。
短剧大世界:当前AI漫剧的投放回报率(ROI)如何?它的变现能力和真人短剧相比,有哪些核心差异?
周立强:目前来看,AI漫剧的营收天花板客观上还没有真人短剧那么高,这主要是因为动漫核心受众的整体规模,现阶段仍小于真人短剧。
但它的优势也极其明显。首先,付费转化率显著更高。其次,用户的包容度也更好。
我们能看到很多自然裂变的情况,有些年轻用户觉得内容不错,会直接分享到自己的班级群里。这种高转化、高分享的特性,让AI漫剧在商业模式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韧性。
二、成本、投流如何?好上手吗?
短剧大世界:那我们再来聊聊占比40%的内容制作,AI的深度参与给漫剧创作带来了哪些改变?是如何提效降本的?
周立强:在传统模式下,制作一部动漫短剧需要经历剧本策划、原画设计、分镜绘制等多达11个繁复环节,周期长、成本高。
现在借助AI技术,我们将制作流程缩减到了四个环节:
第一步是故事阶段。我们的编辑同学会利用AI辅助,将原本的小说快速改编成剧本。
第二步是图片生成。在这个环节,我们会为每部作品单独设计人设、场景风格等,通过“文生图”和“图生图”两种方式结合,生成核心的静态画面。
第三步是AI图生视频。这是将静态图片转化为动态视频的核心环节。
第四步是后期整合。这个环节主要由人工完成,包括剪辑、配音、音效等,进行最终的成片包装。
整个流程中,第二和第三步的AI参与度是最高的。第一步和第四步则是人机协作,由人类主导创意和最终决策。
AI主要承担视觉内容的生成,包括场景和角色画面的生成、动画帧合成等,解决的是降本增效的问题;
人的工作则聚焦在创意构思和核心把控,如剧本创作、角色设定、视频后期剪辑和质量审核等需要创造力和判断力的环节,以讲好故事为主。
事实也证明,AI极大提升了我们的生产效率:一部传统动画可能需要1-2年才能完成,如今一年内批量推出数百部作品成为可能。
短剧大世界: 您提到受众更年轻化,在与这些年轻观众的互动中,有没有哪些用户反馈让您印象特别深刻?
周立强: 有的。去年年底我们刚开始在抖音发布作品时,经常看到有用户留言说“居然还有这样的细糠?”。
他们中很多是原著小说或漫画的粉丝,会在评论区讨论,“这是来自某某某的小说”,“那部作品的漫画我看过”,甚至会自发地科普后续情节。这些年轻用户有非常强的表达欲和分享欲。
(抖音评论区截图)
这让我们意识到,动漫类型的内容供给是远远不够的。用户之前可能习惯于看静态漫画的图片推拉,当他们看到我们这种动态的漫剧形态时,会觉得很惊艳。
短剧大世界: 据了解,中文在线具备强大的发行能力,可为其他CP方提供服务,能否详细介绍这套发行赋能体系?
周立强: 这是我们非常重视并愿意开放的能力。目前,中文在线的发行能力在行业内属于头部水平。
国内全域矩阵覆盖: 在抖音、快手等平台构建了强大的多账号矩阵体系,每个账号均拥有数十万级粉丝规模,远超行业常规发行模式。除抖音、快手外,我们也布局了B站、百家号、美团、拼多多、红果等国内平台,以及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。
专业投流支持:专业运营团队深度理解各平台政策、玩法机制,能争取最优扶持资源。我们也很擅长“剧集运营翻盘”——不少剧集首发表现平平,但经过我们团队的精细化运营(如调整上线策略、优化素材),在二轮发行时能实现播放量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万级的突破。
全球化发行网络: 在海外,依托中文在线自有的两个短剧APP基础,同时积极拓展YouTube、TikTok、Instagram等公域平台账号矩阵。我们与国内外主流流媒体平台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,能高效推动作品上线。
这个能力我们非常愿意开放出来。我们希望能赋能给整个行业的中小企业或团队。如果大家有好的剧集,可以交给我们来发行,我们很乐意和大家合作。
三、出海前景如何?小公司能入局吗?
短剧大世界: 目前中文在线的AI漫剧主要覆盖哪些海外市场?不同地域的用户反馈和数据表现有何差异?
周立强: 我们目前主要聚焦三大区域:
北美: 以《愤怒的吸血鬼》(采用美漫画风)为代表。尽管“动漫短剧”形态对当地用户是全新事物,但数据反馈超出预期。北美用户表现出强烈的新鲜感和接受度,愿意为此付费。这证明了创新内容形态的全球潜力。
日本: 作为传统动漫大国,日本用户鉴赏力极高。我们利用AI漫剧制作周期短、成本可控、供给充足的优势切入市场。我们的AI漫画《全民转职:我的技能全是禁咒》登陆日本Piccoma平台后反响热烈,成为全球首部商业化发行的AI漫剧作品;
(《全民转职:我的技能全是禁咒》相关动图)
东南亚: 文化接近性优势明显,文化壁垒最低。特别是新加坡等地华人众多,相当于拓宽发行渠道。东南亚用户群体年轻化,非常适合动漫内容。本土化(尤其是翻译配音)工作相对北美、日本更轻量。
短剧大世界: 在出海过程中,遇到过哪些棘手的挑战?如何解决的?
周立强: 挑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:
文化壁垒: 最典型的是“文化符号”的理解差异。例如,中国用户熟知的孙悟空、猪八戒等角色,作为配角或“金手指”出现在作品中很自然,但海外用户可能完全无感。过于复杂的中国元素会成为传播障碍。
审美偏好差异: 角色设计需因地制宜。例如,东亚市场偏好“瘦高、书卷气”的智力型男主形象;而欧美市场用户则更青睐强壮、肌肉线条分明的硬汉形象。这要求我们在角色设计上更具包容性或进行地域化调整。解决方案就是深入本地化,研究目标市场文化,在选题和视觉设计上做出针对性优化。
短剧大世界: 未来一到两年,您认为AI漫剧会在哪些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?
周立强: 我们看好几个方向的突破:
第一是视觉表达的飞跃。随着AI图生视频等技术的不断优化,一两年后,AI漫剧的画面效果会远超现在,甚至不弱于传统手工动画,这将极大提升用户体验。
第二是IP孵化能力的成熟。全球顶级的IP中,八九成都是由动漫孵化的。AI漫剧天然继承了这个基因。比如我们最近就将罗小黑这个IP与泡泡玛特旗下的共鸣GONG进行联名,构建罗小黑IP全链路开发体系:
未来,成功的AI漫剧IP将更容易向轻周边、游戏联动、全版权授权等后端衍生领域拓展,形成完整产业链。
第三是全球化的巨大潜力。我们董事长曾提出一个观点,中国从出口廉价工业品,到出口高精尖产品,现在正进入文化出海的时代。
AI漫剧因为它没有肤色、人种的障碍,在全球化属性上拥有天然优势,它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一到两年中国文化出海最重要的内容赛道之一。
短剧大世界: 据了解,中文在线计划对外发布自研的AI工具链,进展如何?它将如何赋能行业?
周立强: 是的,我们确实计划在今年暑期对外发布我们的AI工具产品。
这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,我们希望将我们在AI漫剧生产流程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,通过工具化的形式赋能给更广泛的内容创作者,降低行业门槛,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。具体细节将在发布时揭晓,大家可以期待一下。
短剧大世界: 您认为中小团队在AI漫剧领域还有机会吗?可行的商业模式有哪些?
周立强:机会肯定存在!我非常建议在内容创意上有专长的中小团队或创作者入局。
这个赛道需要新鲜的血液和多元的创意。中小团队的优势在于灵活和创意独特性。我的建议有三点:
认清优势:想入局,先审视自己是否在内容、AI技术或发行某一个环节具备优势。这是你的立足之本。
寻找伙伴: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,擅长的点也不同。如果你的长板在内容,那就可以找像我们这样具备健全发行模式的伙伴合作,取长补短,合作共赢。
小步快跑:初期不要一次性投入过大。先用小成本快速验证,然后根据市场反馈,逐步迭代优化。上来就重投入,一旦缺乏经验,项目会变得非常沉重。
我们期待在这个赛道上,也能诞生像真人剧《无双》或动画电影《哪吒》那样的现象级爆款,刷新行业认知。
结语
本次深度交流,周立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AI漫剧的清晰蓝图。
它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炫技或蹭热点,而是一套集“IP筛选-AI提效-全球发行-衍生变现”于一体的完整生态打法。
从即将上线的女频漫剧,到向全行业开放发行能力的开放姿态,我们能看到中文在线作为头部玩家的格局与雄心。
正如周立强所言,“小步快跑,合作共赢”或许是当下所有入局者最好的姿态。
AI漫剧的浪潮已至,它考验的不仅是内容创意和技术实力,更是从业者的生态构建能力与全球化视野。
当Z世代的分享欲遇上AI的无限产能,中国内容出海的故事,正翻开“虚拟角色引领全球”的新篇章。
原创文章,作者: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ananba.com.cn/1182.html